1、报警后还能向法院起诉吗
报警后,假如涉及的是民事纠纷且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,或者刑事案件处置后仍有民事争议未解决,受害人依旧可以向法院起诉。
1.报警行为主如果向公安机关反映犯罪事实或嫌疑人,启动刑事侦查程序,而法院起诉则是民事纠纷解决的一种方法。报警并没有妨碍受害人在后续通过民事诉讼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。
2.在遭受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后,受害人可以先报警,法律快车提醒,需要公安机关追究加害人的刑事责任。
3.假如因加害人的行为致使民事赔偿问题,受害人仍然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,需要加害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。这两者是并行不悖的,由于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各自独立,不可以相互替代。
2、刑事案件的详细步骤是什么
刑事案件的详细步骤一般分为侦查、审察起诉和审判三个阶段。
1.侦查阶段主要由公安机关负责。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,会进行审察,如觉得可能构成犯罪,则立案侦查。侦查过程中,公安机关会调查取证,对嫌疑人进行传唤、讯问,并决定是不是采取刑事拘留手段。
拘留期满后如需逮捕,需向检察院申请批准。批准逮捕后,公安机关有两个月的时间进行侦查,期满后可申请延长。
2.审察起诉阶段由检察院负责。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,会将案件证据材料移送检察院审察起诉。检察院会对案件进行审察,如觉得犯罪事实了解、证据确实充分,则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。
3.审判阶段由法院负责。检察院提起公诉后,法院会组织庭审,对案件进行审理。庭审中,控辩双方会进行举证、质证和辩论。法院在听取双方建议后,会依法作出判决。